纪要:贡献者例会(2025 年 8 月 30 日)2025-08-30
UTC+8 时间 2025 年 8 月 30 日下午二时,社区贡献者组织例会,围绕社区日常工作及相关计划组织讨论。
本期议题
OSPP 2025
- 开源之夏项目研发情况同步
系统维护
- oma Clap 本地化功能测试及翻译整理
- Devena + OOBE 实现情况同步
- bash-pinyin-completion-rs 发行注记定稿
- 主题制维护流程调整及中文翻译
- 软件包样式指南修改
- 长期维护分支沟通问题
- k8s 及云服务相关软件包维护讨论
- KDE 中文搜索功能测试
- 其他维护疑难问题讨论、PR 审阅请求等现场处理
开源之夏项目研发情况同步
- 陈萱
- 近期 MIPS64 及龙架构修改破坏了 RISC-V 的测试通过率
- 在学生报告后,上游开发者已发补丁修复
- wxiwnd
- 合并了一个 survey,弄炸了 protobuf 更新,但已修复
- 目前在默认安装的安同 OS 基础系统中可以不包含 Python 2 了,但 aoscbootstrap 还是会拉入 python-2 包,待查
- 白铭骢
- 已完成安同 OS 软件包简介、virt-manager 翻修,正在推动 Inkscape 翻修
oma Clap 本地化功能测试及翻译整理
Saki 展示了 oma Clap 本地化标记的基本流程(目前只完成了主帮助信息的内容,子命令说明仍需翻译):
- 将每个子命令中的 arg 注释复制到 Fluent 编目中并起名(如 clap-no-progresss)
- 在子命令中对应的 arg 中添加
help = fl!()
宏定义 - 长命令说明对应的字符串也要改为
fl!()
宏
命令报错无须翻译,已通过 clap-i18n-richformatter 统一实现。
Devena + OOBE 实现情况同步
杨欣辉 展示了 devena-firstboot 设备初始化框架及 OOBE 向导(图形化及命令行界面),基本功能如下:
- devena-firstboot 于 initrd 运行,负责调整分区大小、配置引导器等初始功能,完成后会重启
- 重启后,触发 firstboot 状态,启动 OOBE(根据是否安装了
kde-base
决定启动何种 OOBE 向导),完成后再次重启 - 系统完成配置
目前存在如下需要调整或额外实现的功能:
- 命令行版界面须先提示用户选择语言,而后再次执行向导,利用好 KMSCON/CJKTTY 的中文显示功能
- 命令行版界面应先显示欢迎辞
- 命令行、图形化版 OOBE 均需要调整界面文案(目前为安装盘衍生)
- Devena 错误界面考虑引入本地化并更清晰地引导用户联系开发者报告问题
主题制维护流程调整及中文翻译
- 新包 topic 分支名中不再包含版本号
- 引导开发者使用 oma 测试 topic 而不是使用现已弃用的 atm
- 新架构移植及全局重构规则待探索
- AOSC OS/Retro 更名为 Afterglow,且取消独立分支维护的说明(后续通过自动化设施与主线同步更新维护,同样使用主题制)
- 补充额外检查的流程:
- 与其他长期分支的交互
- 需要检查的 ABI 变更、文件变化等,设置为待办列表,要求维护者勾选
软件包样式指南修改
明确 transitional/元包的 noarch 对应关系:如 A 依赖 B 而 B 不是 noarch 包,则 A 也不得为 noarch,解决分支合并后构建环境不一致的问题。
长期维护分支沟通问题
- 在贡献者联络群发布公告说明长期测试分支的维护者、涉及范围和沟通请求
- 提醒长期测试分支维护者及时审阅相关软件包
k8s 及云服务相关软件包维护讨论
- 云服务:短期目标为 Erlang、RabbitMQ,抑或 OpenStack
- OpenStack 工程较大,软件包数量接近 200,后续考虑是否推进
- k8s:kubectl、kubeadm 及 kubelet
- 是否需要合并成一个包(都是一个源码)?
- 孙远航:可能不需要,大多数用户不会同时安装全部三个工具,且 kubectl 和 kubeadm/kubelet 的版本管理需求可能不同(kubeadm 及 kubelet 的更新可能不应该太频繁,否则可能影响 k8s 容器的管理)
- calico 可通过现存容器生态获取(Docker.io 及 lcr.loongnix.cn),具体效果待测
- 是否需要合并成一个包(都是一个源码)?
- containerd 将插件等额外数据都默认安装到了 /opt 下 (
/opt/containerd
)- 路径是写死在 Go 源码里的
- 如对其他软件包有影响且互联网文档惯例指向这个路径,则不要改
KDE 中文搜索功能测试
测试由 SignKirigami 实现的 KDE 中文搜索功能(KRunner 集成),krunner-pinyin-search:
- 主 KRunner、默认应用菜单(“应用程序启动器”)功能正常
- 安同 OS 默认菜单、全屏应用菜单不可用,应该是源码中硬编码插件范围导致的,需要打补丁
- 默认搜索关键字长度设置为了 3,应该更低
- 默认搜索优先级设置为了 0.6,应该更高,否则基本不起作用(应用程序应有足够高的搜索优先级)
- 暂无上游推进计划,可通过社区渠道宣传给其他发行版打包
其他维护疑难问题讨论、PR 审阅请求等现场处理
- 树莓派内核:5.10 开始,树莓派 3 上 brcmfmac 读取压缩过的 txt 配置文件会导致驱动崩溃,目前已复现(调查暂无头绪)
- 解法:firmware-nonfree 将相关 txt 文件先按无压缩分发
- https://github.com/AlmaLinux/raspberry-pi/issues/17
- Gitea:将数据库服务及 memcached 挪入 PKGSUG(而不是会默认安装的 PKGRECOM),明确可直接开箱使用的内部特性直接列入 PKGDEP(OpenSSH 等)